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江西1857个“童心港湾”,让爱停泊

发布日期:2023-02-15

来自: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西新闻1.jpg

▲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卢屋村“童心港湾”照片墙。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画画、踢足球、讲红色故事……在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镇卢屋村“童心港湾”,贴在墙上的数十张照片记录着孩子们的快乐瞬间。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绽放着幸福的笑容,一双双清澈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这是江西共青团“童心港湾”项目启动4年来无数美好片段中的一个个瞬间。


长期以来,留守儿童问题备受社会关注。2019年,共青团中央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具备一定工作基础的12个省(自治区)114个项目村建设“童心港湾”。江西成为首批试点省份之一。


2022年,为进一步巩固“童心港湾”建设试点工作成果,扩大留守儿童受益面,江西深入推进“童心港湾”建设。截至目前,共建设1857个“童心港湾”,直接联系服务留守儿童5万余名。


1857个“家”


“一个‘童心港湾’就是一个‘家’。”2021年底,团省委与省文明办、省民政厅、省乡村振兴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调研组,就加强留守儿童关爱帮扶工作,赴全省20多个县100多个村开展专题调研。团省委青年发展部部长葛李保参与其中,感受颇深。


用葛李保的话来说,此次专题调研将“童心港湾”项目建设引向了一个更广更深的思考维度。比如,建设“童心港湾”,依靠共青团的单打独斗是不够的;要从儿童视角出发,考虑留守儿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不同需求;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工程,需持续开展精准性、有效性的关爱工作;等等。


谋定而后动。2022年3月,团省委、省文明办、省乡村振兴局、省民政厅联合印发《江西省深化童心港湾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项目的实施方案(2022-2024年)》。一个个“金点子”变成具体措施: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大力支持;实现项目运行科学化,队伍建设专业化,项目开发、募资、执行、评价全链条标准化管理;尊重基层首创,鼓励先行先试……此外,团省委本级承担700个“童心港湾”建设任务,示范带动市县乡团委、省直单位团组织、省属高校团组织共同推进“童心港湾”建设。


上下联动,多方合力,1857个“童心港湾”像一颗颗蒲公英的种子,深深地扎根在赣鄱大地上。


“我们致力于让这个‘家’越来越温暖。”葛李保介绍,在三年试点的基础上,江西进一步优化“童心港湾”服务内容,扩充服务力量。比如,在亲情陪伴、情感关怀、自护教育、励志教育等四方面服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江西丰富红色资源,加强留守儿童红色教育;积极打造以“童伴妈妈”为主,社会力量为辅的“1+N”“童心港湾”服务队伍。


做一个称职的“妈妈”


“童伴妈妈”是距离留守儿童最近的人。她们的存在,将改变一群孩子的命运。


46岁的刘莲娟,吉安市泰和县螺溪镇保全村“童心港湾”的一名“童伴妈妈”。2019年,泰和县打造“童心港湾”项目,有幼教经验的刘莲娟主动报名应聘。当年11月,她就与来自12个省(区)的百余名“童伴妈妈”在四川成都参加共青团“童心港湾”项目培训班,学习如何给留守儿童当好一个称职的“妈妈”。


江西新闻2.jpg

▲“童伴妈妈”刘莲娟的学习笔记。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留守儿童大多敏感脆弱,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每个留守儿童的个性特点不一,如何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培训归来,刘莲娟从未停止过思考。随着岗位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她更加笃定,当好“童伴妈妈”,付出真心还不够,还要有科学的方法,把心里的爱用孩子们能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2019年以来,刘莲娟在“童心港湾”组织开展了近百场丰富多彩的活动、上百次针对性家访。在她的关爱下,有许多孩子从不善沟通、孤僻内向,变得活泼开朗、爱交朋友。


与刘莲娟一样,来自赣州市南康区的卢婕也是一位为爱守护的“童伴妈妈”。


“我希望成为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他们的童心。”卢婕在给予的同时,也收获了心灵的富足。比如,12岁的小希(化名)。“我刚开始接触她时,她性格内向,甚至害怕来‘童心港湾’。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她来自离异家庭,父母双方都组建了新的家庭,爷爷奶奶对她的照顾也十分有限。”了解情况后,卢婕主动邀请小希来“童心港湾”担任图书管理员,让她在帮助他人中获得成就感。渐渐地,小希心中的“坚冰”融化了。现在的她,会积极和老师同学打交道,甚至主动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


在江西,像刘莲娟、卢婕这样的“童伴妈妈”还有很多,她们张开自己温暖的双臂,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蔚蓝天空。为选优配好“童伴妈妈”,团省委建立了“三个一”(即“一把尺子”选聘、“一本册子”记录、“一张卷子”考核)的“童伴妈妈”选拔、培养及考核流程。此外,建立激励机制,对“童伴妈妈”进行月度考核、年度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工作补贴。


“童心港湾”建设任重道远


经过几年探索实践,“童心港湾”犹如点点星火,照亮并温暖着留守儿童。


让更多的爱停泊,这是所有倾心倾力建设“童心港湾”人的共同心愿。他们也将为之持续努力奋斗。


记者采访了解到,1857个“童心港湾”每年运行经费达4000多万元。目前,“童心港湾”项目运行经费大部分还是以团省委发动各级团组织筹集社会资金捐建为主,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渠道。负责“童心港湾”项目筹款任务的江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毛鸿山将压力化为动力。“我们正联合比较大的自媒体平台,发布公益筹款渠道,希望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动更多爱心人士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中来。”毛鸿山说。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童伴妈妈’的选择是重中之重。目前,留守在家的农村妇女综合素质较好的人选较少,要想选配出优秀的‘童伴妈妈’还比较困难。”省“童心港湾”项目办管理服务组负责人孙蔚介绍,下一步,将加强“童伴妈妈”业务培训,健全“童伴妈妈”考核评价机制,调整更换一批不能胜任工作的“童伴妈妈”。


令人欣喜的是,不少基层团组织也开始了推动“童心港湾”项目长期运行的新探索。共青团南康区委创新探索“‘童伴妈妈’+学校+企业+公益伙伴”新模式,为“童伴妈妈”找好合作伙伴。目前,全区“童心港湾”建设点共链接12所学校、45家企业、35个公益伙伴。“‘童心港湾’的建设不仅需要‘童伴妈妈’的力量,来自社会的资金支持和帮扶机制也是它长期运转的重要一环。”共青团南康区委书记何鹏鹏说。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