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机构动态

三乐游学教育基金第二届公益国际营常州营地中外课程顺利开展

发布日期:2018-08-10

8月5日,三乐游学教育基金第二届公益国际营精彩纷呈的中外课程在常州营地陆续开展,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课、海外营地课、中国画名师讲座及趣味主题日活动课程。

演讲技巧课

戏剧课

STEM科学课

环保时装秀

在公众演讲课上,Amy老师通过大声演讲、眼神交流、手指指读、快速反应四个环节为学员们讲解如何大方得体地进行沟通。戏剧课上,Max老师从情节、对话、表演、角色以及主题五个部分启发学员挖掘自身语言与表演天赋,在表演过程中,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英语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提高。STEM科学课也颇受大家欢迎,Zane老师通过马格努斯塑料杯发射试验、翻滚翼实验、纸塔搭建等趣味横生的环节,帮助学员理解流体力学和马格努斯效应的原理。在以“环保”为主题的时装秀上,中外师生身着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服装登台,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视觉盛宴。

京剧脸谱课

中国礼仪课

功夫课

北京师范大学常州附属学校的志愿者教师也为营员们准备了妙趣横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京剧脸谱课上,学员们通过动手制作脸谱,感受到了京剧文化的魅力,体会到了创意美术的乐趣。中国礼仪课上,老师讲解了“五礼”,并结合直观的视频资料展示了觐见皇后的礼仪和古代成亲礼仪。接着,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穿上中国古代传统服饰,女生学习行万福礼,男生学习行作揖礼,感受中国文化的婉约与端庄。此外,书法课、扎染课、功夫课等传统文化课,也深深吸引着中外师生,带给了他们切身体验中华经典文化的机会。

讲座现场

8月6日,中国当代著名花鸟画家、中国花鸟画研究院副院长潘晓云走进三乐常州营地,为中外师生、学生家长带来了《中国画欣赏》主题讲座。

现场作画及讲解

潘晓云老师首先为学员们介绍了中国文字的演变,并通过张大千和毕加索的故事分析了东西方绘画的差异。他还指出中国画的独特性在于大器晚成,不但要求追随它的人全身心的投入,还需要对自然、社会、人生有长期的静观和感悟,需要对传统文化有广泛与深入的理解,最终展现在宣纸上的寥寥几笔,浓缩了画家的人生体验、审美情趣与艺术实践。潘晓云老师特别强调,中国绘画是世界上抹不掉的艺术瑰宝,我们值得自信,更需要年轻一代的不断努力传承和发扬。

为三乐常州营地赠画留念

为外籍师生赠画留念

在互动环节,潘老师现场挥毫示范,创作《珠红掇绿》、《紫藤萝》等三幅写意花鸟,中外师生近距离观摩了中国画的创作过程。最后,潘老师将三幅作品分别赠予三乐常州营地和英美师生留念,寓意中外师生友谊长存,祝愿中外学员茁壮成长。

协作完成任务单

8月7日,中外师生共同走进集收藏、研究、陈列于一体的常州博物馆,先后参观了“龙腾中吴”历史文化馆、“美丽家园”自然资源馆,近距离感受中国绚烂的历史和文化魅力。区别于一般的参观,营地精心策划了以任务为导向性的游览,实现了“行走课堂”的教学模式,激发了大家的探索热情。学员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协作完成全英文的《常州博物馆参访学习单》,在交流中提升英语水平,展示合作精神,也激发了他们对中华灿烂文化的自豪之情。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感叹常州人文荟萃,无怪乎清代文学家龚自珍赞常州为“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全体师生在常州博物馆前合影留念

当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时,每一个青少年都是一面旗帜,展现着中国现代青年形象。三乐公益国际营通过海外师生来华参与营地,将中外课程、名师讲座与参观游学紧密结合,真正实践着“古今中外,知行合一”的思想,实现“乐游、乐学、乐成长”的目标。

(撰稿:李雨洁 魏刘美慧)

(编辑:徐成钊)

(审核:潘福燕)

返回列表